青海春天,终于澄清了“关系”

斑马消费2025-07-07

青海春天,终于澄清了“关系”

青海春天与宜宾听花的“关系”,一直犹抱琵琶半遮面,如今已经明了。

两家企业不仅存在委托与被委托代工关系,同时构成关联法人,宜宾听花还是青海春天的潜在投资标的。

多重“身份”,给双方的交易平添了几分复杂性。日前,*ST春天对庞大的预付款项进行了详尽披露。同时,公司5年前斥资亿元“预投资”宜宾听花,也将在今年11月正式揭晓是否触发约定条件。

不过,当下公司最要紧的工作,仍是保壳。

澄清“关系”

现在,张雪峰应该清楚地知道,卖酒水远比极草5X粉片难得多。

自2018年一脚跨进白酒赛道,*ST春天(600381.SH)赋予自身的角色,复杂且神秘。多年以来,公开说法是,公司为听花酒的全国总经销商。不过,其与代工商宜宾听花的关系一直不清不楚。

5月23日,青海证监局在对公司下发的警示函里披露,其控股股东西藏荣恩能够对宜宾听花实施重大影响,宜宾听花构成*ST春天关联法人,也未及时履行关联交易审议程序。

为此,公司一众高管领罚,董事长张雪峰、实际控制人兼时任董事肖融、财务总监王林以及董秘陈定,在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中,被记下尴尬的一笔。

随着这层关联被揭开,此前多年外界的猜疑,彻底走进了现实。*ST春天对宜宾听花的大量预付款等,一时成为监管重点。

7月3日,公司在对上交所《2024年报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的回复公告中,披露了向宜宾听花预付款等状况。

2022年至2024年,分别预付7494.00万元、588.78万元和3813.71万元,实际结算金额8943.05万元、3487.23万元和7900.07万元。去年底,预付款余额约1.32亿元。

监管层对过亿预付款项的可回收性颇为担忧。*ST春天称,宜宾听花已将其厂房、土地抵押给公司,且双方建立了存货共管机制,如供应商出现还款问题,可通过处置抵押资产等方式保障自身权益。

宜宾听花不仅是*ST春天的唯一代工商,更早之前,已是一个潜在投资标的。

2020年11月,*ST春天子公司恒朗投资,向宜宾听花预付1亿元投资款锁定其制酒核心技术,为期3年。2023年决定再延长两年。

这笔投资有一定预设“门槛”。如宜宾听花引资,恒朗投资可按引资估值优先将该款转为宜宾听花或其子公司的股权;投资期满后,恒朗投资可随时要求宜宾听花及其股东回购该投资款,并支付一定的投资收益。

这笔预付投资款,一直存在于公司的其他非流动资产中。会计师事务所认为,公司对宜宾听花大额预付款项和其他非流动资产真实准确,截至期末预付账款未出现减值迹象,未发现向相关方输送利益的情况。

据公告,2024年,宜宾听花实现营业收入7005.74万元,净利润2017.63万元。

死守超高端

青海春天的“饮酒”故事始于7年前。

早期,通过宜宾听花代工,推出小瓶酒产品——凉露酒,宣称专为吃辣研发的新型白酒,主攻火锅和辣味餐饮消费场景,还曾出现在《舌尖》纪录片中。不过,小瓶酒市场早已红海一片,凉露酒鲜有斩获。

辗转到2020年底,听花酒问世,以超高端定位、高强度营销协同,这瓶新势力白酒产品迅速出圈。

和当年极草5X粉片一样高举高打的策略,导致青海春天销售费用支出逐年攀升,由2020年0.48亿元增至2024年的1.47亿元。

钱砸出去了,酒水业务发展难达预期。2020年至2024年,收入分别录得2228.19万元、2713.31万元、9364.32万元、1.49亿元和4641.12万元。

今年以来,作为白酒之王的贵州茅台(600519.SH),受消费市场影响,目前其核心产品飞天茅台的终端价也已失守2000元关口。

目前,白酒行业仍处于新一轮产业调整期,增速已然放缓进入存量时代。白酒市场产品结构和消费结构骤变,走向了大众消费时代。今年以来,诸多酒企纷纷推出大众消费白酒产品,竞速下沉市场。

不过,张雪峰没有随波逐流,去迎合大众市场,仍然带领听花酒坚守超高端白酒市场。

据公告,去年,公司前10大酒水业务客户贡献了销售额3371.78万元,销售数量26183瓶。

当务之急

*ST春天当前最迫切的问题,仍然是保壳。

2024年,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公司录得营业收入约2.24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约1.99亿元。

至此,公司已连续5年亏损,股票已从4月30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如果今年继续亏损,或者营收规模低于3亿元,可能会触发强制退市。

张雪峰一直期待靠酒水业务翻身,不仅没达成所愿,还出现连续亏损的局面。2020年-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亏损分别为约3.20亿元、2.49亿元、2.88亿元和2.68亿元。加上2024年,5年亏损累计已超13亿元。

去年,为增加收入,完成年度经营目标,公司主动优化冬虫夏草销售政策,大力去化库存,实现营业收入1.47亿元(不含税)。

不过,因其销售的冬虫夏草系前期采购,且平均采购价格较高,而去年冬虫夏草市场价格波动下行,导致该业务收入毛利率-5.81%,产生亏损。

在冬虫夏草销售收入中,有4111.15万元被认定属于年底突击确认营业收入,未计入主营业务收入中。

就目前来看,公司要保住上市地位,还得依赖现有的冬虫夏草、酒水以及中成药这“三驾马车”。

2025年一季度,上述三大业务分别实现收入为351.35万元、6442.90万元以及1425.00万元,同比增长-76.95%、39.14%和-30.66%。

今年一季度,根据市场变化,公司对产品结构作出相关调整,其中,毛利率较高的酒水产品收入占比77.11%,推动整体毛利率同比增长6.37个百分点,达60.63%。另外,结合行业市场环境变化,公司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期间费用同比减少2546.78万元。

在上述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今年Q1,*ST春天录得营业收入8355.91万元,归母净利润891.81万元。

朝鲜谴责美日韩军演威胁地区和平

2025-07-14

尼日利亚一客机降落时冲出跑道 无人员伤亡

2025-07-14

北约秘书长将于7月14日至15日访问美国

2025-07-14

伊媒说伊朗总统曾在以色列袭击中受轻伤

2025-07-14

国际原子能机构:扎波罗热核电站周围传出武器射击声

2025-07-14

俄外交部发言人:美国是乌克兰问题的始作俑者

2025-07-14

“家门口”生态蝶变让宜居指数稳步攀升 “焕新”之笔绘就绿色发展新图景

2025-07-14

羅淑佩:甲骨文是珍貴文化遺產 對漢字發展影響深遠

2025-07-14

我国智能消费设备制造业实现快速增长

2025-07-14

李家超:香港和泉州在經貿和旅遊等合作空間廣闊

2025-07-14

我国早稻收获陆续展开

2025-07-14

进入暑期入境游人数明显增长

2025-07-14

电力保供能力持续提升 全力以赴迎峰度夏

2025-07-14

紀念抗戰勝利八十周年電影欣賞會今日舉行

2025-07-14

【活力中国调研行】“两张清单”帮新技术找到新场景

2025-07-14

【文化中国行】苏州园林:“咫尺乾坤”邂逅千年文脉

2025-07-14

海關連破兩宗航空販毒案 檢逾2300萬元貨拘兩人包括女教師

2025-07-14

網傳有中學生內地考察期間凌晨時分擅離酒店用餐 教育局高度關注

2025-07-14

向“新”向“智”向“绿”行 一项项“大国工程”书写高质量发展篇章

2025-07-14

习言道 | 切忌“捡进篮子都是菜”,习近平的告诫有深意

2025-07-14

今年首5月「港漂」被騙超4400萬元 有學生被騙千萬

2025-07-14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城市工作纪实

2025-07-14

一习话丨“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

2025-07-14

焦点访谈|“四良”融合促“三夏”生产 新的丰收图景正徐徐展开

2025-07-14

纪念郑和下西洋620周年中国印尼文化交流展开幕

2025-07-14

王毅谈东亚合作年度系列外长会积极成果

2025-07-14

王毅谈南海问题

2025-07-14

专访丨文明对话助推科技共同发展——访马来西亚科技与创新部长郑立慷

2025-07-14

外交部发言人就菲律宾发表关于“南海仲裁案裁决”出台9年声明答记者问

2025-07-14

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浙江周”活动开幕

2025-07-14

新华时评丨让中澳合作之路越走越宽

2025-07-14

京津冀“会商”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工作

2025-07-14

中企承建的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全部隧道贯通

2025-07-14

朝中社:朝俄举行第二轮外长级战略对话

2025-07-14

金正恩会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

2025-07-14

第42届全日本武术太极拳锦标赛在东京举行

2025-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