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级名作 经典中的经典——奥赛在华最大规模展览都有哪些看点?

艺术中国2025-07-03

展览现场,观众在现实主义巨匠让-弗朗索瓦·米勒的《拾穗者》前

说起上世纪中叶全世界的艺术中心,法国巴黎自然当之无愧。从学院派、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到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纳比派……这些艺术史上的重要艺术流派几乎都在法国孕育或发展壮大。近年来,国内博物馆、美术馆、艺术机构引进的“西方经典艺术邀请展”“大师展”已经屡见不鲜,如果说有什么展览在这种情况下依然极具吸引力,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观赏的话,一定就是刚刚在上海浦东美术馆开幕的年度重磅国际大展——“缔造现代:来自巴黎奥赛博物馆的艺术瑰宝”。

梵高、莫奈、米勒、塞尚、高更、马奈、德加、雷诺阿等艺术巨擘齐聚

巴黎奥赛博物馆以丰富的印象派与后印象派作品收藏闻名于世,被誉为“印象派的殿堂”。它的馆藏主要涵盖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的欧洲艺术发展,填补了卢浮宫主要以古典艺术馆藏和蓬皮杜中心现代艺术收藏之间的空白。

保罗·西涅克 《井边的女人·作品238》

为什么说这场展览尤其值得一看?因为它汇聚了奥赛馆藏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巨匠及其巅峰之作:

梵高《梵高在阿尔勒的卧室》《自画像》、米勒《拾穗者》、高更《塔希提的女人》、莫奈《夏末的干草堆》、马奈《埃米尔·左拉》、德加《佩列蒂埃街歌剧院的舞蹈教室》、雷诺阿《钢琴前的女孩》、塞尚《塞尚夫人肖像》、博纳尔《白猫》、西涅克《井边的女人·作品238》、卡巴内尔《维纳斯的诞生》等,这些冠绝全球也是我们在教科书上经常看到的经典名作这次全部来到上海,使这场展览成为奥赛博物馆有史以来在华规模最大展览,核心馆藏精华悉数亮相。

文森特·梵高《自画像》

朱尔·巴斯蒂安-勒帕热《干草》

除去这些重量级世界大师代表作,展览还荟萃了逾百件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初最具代表性的法国艺术杰作,涵盖从学院派、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到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纳比派等奥赛馆藏中几乎所有重要艺术流派。

艺术史学家、奥赛博物馆主席学术顾问斯特凡纳·盖冈担任此次展览策展人。展览打破了杰作孤立陈列的传统,将具有相似艺术特征或题材的绘画与雕塑作品并置呈现。展陈设计由法国知名设计师塞西尔·德戈打造,以奥赛博物馆标志性建筑内景为灵感,并巧妙结合浦东美术馆的空间结构,营造沉浸式观展体验,让人仿佛置身巴黎奥赛馆内——熟悉的光影与曲线,在浦江之畔再度呈现。为还原奥赛博物馆的独特氛围,展览还在公共区域饰以奥赛标志性大钟,观众可于此拍照打卡,在展厅之外延续沉浸感。

走向现代:艺术革新的世纪旅程

展览共分五大单元,以学院派为起点,继而呈现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对社会现实与日常生活的深刻介入,循序展开印象派对视觉感知的实验,新印象派的色彩秩序,后印象派对情感、象征和结构的探索,以及游走于私密体验与装饰美学之间的纳比派。

奥古斯特·罗丹《维克多·雨果》

展览以绘画为核心,辅以雕塑作品同步呈现,二十余件雕塑佳作包括现代雕塑奠基者罗丹的《维克多·雨果》,以及德加“舞者”系列铜像、高更塔希提时期的木雕作品等,引导观众从历史维度回顾1848年至1914年间多种艺术思想与背景的并行演进与交错互动。多种风格与理念在这一时期交汇激荡,流派之间彼此借鉴、相互成就,共同推动艺术语言与视觉观念持续革新,构建出一个多元并存、交错发展的创作格局。

夏尔-弗朗索瓦·多比尼《春天》

莫奈、塞尚、高更、梵高等这些划时代的艺术巨匠正是在这一历史语境中,不断重塑绘画语言,拓展艺术的思想张力与感知维度,全面展现了法国艺术在世纪转折中焕发出的崭新姿态,迈向具有全球意义的现代性表达。

教科书级名作 细数经典

此次展览的最大亮点,莫过于那些教科书级别的艺术名作和其他镇馆之宝 。

文森特·梵高《梵高在阿尔勒的卧室》

后印象派大师文森特·梵高的《梵高在阿尔勒的卧室》与《自画像》是梵高艺术生涯重要转折期和巅峰期的代表之作,大胆的构图、强烈的情感表达、鲜明的色彩运用和充满活力的笔触淋漓尽致地呈现了梵高艺术最典型的特征。《梵高在阿尔勒的卧室》描绘其在南法生活中的私密空间,以富有张力的构图与克制的色调传达对“绝对的停息”的渴望;《自画像》则以炽烈有力的肌理与雕塑般的质感揭示了艺术家内心的情感状态。

让-弗朗索瓦·米勒《拾穗者》

看到现实主义巨匠让-弗朗索瓦·米勒的《拾穗者》,你一定不会陌生。作品被广泛收录于艺术类出版物,在艺术史中具有非凡地位。米勒将普通人物与日常情景引入艺术表现的视野,凝视社会底层劳动者的真实处境,充满了朴素静谧的美感。三位农妇在麦田中弯腰拾取麦穗的画面背后,蕴含着当时城乡结构与阶级关系下的隐秘张力。

保罗·高更《塔希提的女人》

后印象派中最激进、最具冒险精神的艺术家之一,保罗·高更的《塔希提的女人》(又名《沙滩上》)创作于其前往塔希提岛初期,体现其主动与现代工业社会决裂,寻求非西方艺术灵感的创作转向,也建立起一种远离自然主义的视觉语言。

克劳德·莫奈《夏末的干草堆》

克劳德·莫奈《贝勒岛荒野海岸的岩石》

克劳德·莫奈被广泛认为是印象派的开创者,其艺术革新在于将自然风景转化为主观感知与瞬时经验的记录。《夏末的干草堆》不仅是法国乡村图景的缩影,更通过色调层叠与光线流变,揭示出时间与季节对视觉经验的持续塑造。《贝勒岛荒野海岸的岩石》则展现了莫奈创作风格的转变,画面形体更为凝练,构图张力十足,同时也隐约可见其受日本版画大师铃木春信与葛饰北斋影响的痕迹。

爱德华·马奈《埃米尔·左拉》

爱德华·马奈《女人和扇子》

印象派之父爱德华·马奈在作品中敏锐捕捉现代都市人的身份与精神状态。从《埃米尔·左拉》到《女人与扇子》,他既描绘时代面孔,也融合日式风格与自由女性形象,为“现代生活”注入视觉新义。与此同时,“新绘画”探索者埃德加·德加则以《佩列蒂埃街歌剧院的舞蹈教室》《在咖啡馆》等作品为代表,借助细致入微的动态构图与结构化的视角,探索都市流动中的姿态与心理空间。

埃德加·德加《佩列蒂埃街歌剧院的舞蹈教室》

保罗·塞尚《塞尚夫人肖像》

奥古斯特·雷诺阿《钢琴前的女孩》

展览还同时呈现了奥古斯特·雷诺阿与保罗·塞尚——两位风格殊异却同为印象派转型关键人物的代表作品。雷诺阿的《钢琴前的女孩》是其首件被纳入法国国家收藏的画作,描绘了两位沉浸于音乐中的少女。该作不仅静态地呈现了演奏瞬间,还仿佛传递出音乐的律动,唤起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感知。作为“现代主义之父”的塞尚则在《塞尚夫人肖像》中展现其后期风格的核心特征——以密集笔触构建色调变化,通过简化造型与视角的不断调整,引导观众进入纯粹、静谧而深邃的观看体验。

乔治·修拉《模特背影》

乔治·修拉作为“点彩派”的领军人物,《模特背影》延续了他对安格尔古典理想的回应,也体现了修拉对绘画形式与主题现代性的双重追求。修拉早逝后,保罗·西涅克成为新印象派的重要传播者与理论奠基人。其作品《井边的女人·作品238》描绘了南法圣特罗佩的明媚风景,承载着对乌托邦式和谐社会的向往。皮埃尔·博纳尔作为“纳比派”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作品《白猫》与《欢愉》则体现出他对生活细节与梦幻感的敏锐捕捉——猫咪的动态线条、泳池中的童年嬉戏,无不在欢快的笔触中回应其“游走于私密与装饰之间”的创作宣言。

皮埃尔·博纳尔《白猫》

皮埃尔·博纳尔《欢愉》

展览中值得关注的还有来自学院派的数件佳作,如亚历山大·卡巴内尔《维纳斯的诞生》、埃内斯特·梅索尼埃《1814年法国战役》;以及现实主义巨匠古斯塔夫·库尔贝的《受伤的男人(自画像)》、朱尔·巴斯蒂安-勒帕热《干草》、夏尔-弗朗索瓦·多比尼《春天》、奥古斯特·罗丹的雕塑作品《维克多·雨果》等。此外,展品中也不乏我们耳熟能详的印象派其他同侪的佳作,如阿尔弗雷德·西斯莱《马尔利港洪水中的小舟》、卡米耶·毕沙罗《冬日里村庄一角的红色屋顶》、亨利·德·图卢兹-劳特累克《朱斯蒂娜·迪厄勒》(又名《花园中的女人》)。

展览海报

展览“缔造现代:来自巴黎奥赛博物馆的艺术瑰宝”将持续展出至2025年10月12日。此外,浦东美术馆特别携手国内领先的大空间沉浸式内容互动品牌博新全宇宙,于浦东美术馆一楼引入“巴黎1874·印象派之夜——沉浸式探索体验”,与展览同期开放。(台馨遥/编辑,图片来源:上海浦东美术馆)

朝鲜谴责美日韩军演威胁地区和平

2025-07-14

尼日利亚一客机降落时冲出跑道 无人员伤亡

2025-07-14

北约秘书长将于7月14日至15日访问美国

2025-07-14

伊媒说伊朗总统曾在以色列袭击中受轻伤

2025-07-14

国际原子能机构:扎波罗热核电站周围传出武器射击声

2025-07-14

俄外交部发言人:美国是乌克兰问题的始作俑者

2025-07-14

“家门口”生态蝶变让宜居指数稳步攀升 “焕新”之笔绘就绿色发展新图景

2025-07-14

羅淑佩:甲骨文是珍貴文化遺產 對漢字發展影響深遠

2025-07-14

我国智能消费设备制造业实现快速增长

2025-07-14

李家超:香港和泉州在經貿和旅遊等合作空間廣闊

2025-07-14

我国早稻收获陆续展开

2025-07-14

进入暑期入境游人数明显增长

2025-07-14

电力保供能力持续提升 全力以赴迎峰度夏

2025-07-14

紀念抗戰勝利八十周年電影欣賞會今日舉行

2025-07-14

【活力中国调研行】“两张清单”帮新技术找到新场景

2025-07-14

【文化中国行】苏州园林:“咫尺乾坤”邂逅千年文脉

2025-07-14

海關連破兩宗航空販毒案 檢逾2300萬元貨拘兩人包括女教師

2025-07-14

網傳有中學生內地考察期間凌晨時分擅離酒店用餐 教育局高度關注

2025-07-14

向“新”向“智”向“绿”行 一项项“大国工程”书写高质量发展篇章

2025-07-14

习言道 | 切忌“捡进篮子都是菜”,习近平的告诫有深意

2025-07-14

今年首5月「港漂」被騙超4400萬元 有學生被騙千萬

2025-07-14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城市工作纪实

2025-07-14

一习话丨“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

2025-07-14

焦点访谈|“四良”融合促“三夏”生产 新的丰收图景正徐徐展开

2025-07-14

纪念郑和下西洋620周年中国印尼文化交流展开幕

2025-07-14

王毅谈东亚合作年度系列外长会积极成果

2025-07-14

王毅谈南海问题

2025-07-14

专访丨文明对话助推科技共同发展——访马来西亚科技与创新部长郑立慷

2025-07-14

外交部发言人就菲律宾发表关于“南海仲裁案裁决”出台9年声明答记者问

2025-07-14

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浙江周”活动开幕

2025-07-14

新华时评丨让中澳合作之路越走越宽

2025-07-14

京津冀“会商”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工作

2025-07-14

中企承建的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全部隧道贯通

2025-07-14

朝中社:朝俄举行第二轮外长级战略对话

2025-07-14

金正恩会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

2025-07-14

第42届全日本武术太极拳锦标赛在东京举行

2025-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