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蕭景源)基孔肯雅熱近期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肆虐,雖香港由2020年至今,沒有錄得確診基孔肯雅熱的個案,但本港出現輸入個案的風險相當高。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中心)今日(25日)表示,會繼續多管齊下,預防基孔肯雅熱傳入並在本港傳播,保障市民健康。中心下星期會舉行兩場網上講座,由醫生講解基孔肯雅熱的病徵、如何預防受感染、如何正確使用昆蟲驅避劑等,以期加深市民對這種蚊傳疾病的認識,一同參與防控工作,護己護人。
中心總監徐樂堅醫生表示,基孔肯雅熱主要透過帶有基孔肯雅熱病毒的雌性伊蚊叮咬而傳染給人類,並不會人傳人。基孔肯雅熱近期在全球多個地區錄得的案例急升,來勢洶洶,香港出現輸入個案的風險相當高。「預防勝治療」絕對適合套用於應對基孔肯雅熱。本港現時雖然沒有獲註冊的預防基孔肯雅熱疫苗,但避免蚊叮及蚊子滋生可築起有效的預防屏障,避免該病在本港傳播。就此,中心已加強對不同群組的宣傳教育,亦會繼續與不同政府部門及持份者通力合作,嚴陣以待。
徐樂堅醫生補充指,基孔肯雅熱在蚊患嚴重的環境很容易出現大規模爆發,對醫療系統構成負擔。雖然基孔肯雅熱患者病情大多輕微,但長者、幼童和長期病患者感染基孔肯雅熱後,較大機會引起併發症。痊癒後亦有機會出現長期關節痛,情況可以持續數月以至數年,對患者生活帶來不便甚至困擾,所以不應掉以輕心。
加強口岸防控工作
在口岸的防控工作方面,中心港口衞生科已在各個口岸加強有關基孔肯雅熱的宣傳教育工作;加強巡查四周確保環境衞生良好及有效落實防蚊措施;為抵港人士進行體溫篩查,為發燒或出現相關病徵的旅客進行健康評估,並在有需要時轉介他們到醫院作出跟進。中心亦會與航空公司和旅遊業界等持份者保持緊密聯繫,適時更新疾病資訊和健康建議。
中心再次去年全港醫生和醫院提醒醫護人員呈報
中心今日亦再次就基孔肯雅熱去信全港醫生和醫院,以提供最新流行病學資訊,並呼籲他們留意外遊回港的求診人士是否有基孔肯雅熱相關病徵。如發現病例,應即時轉介病人入院治理,並按既定機制向衞生署呈報,以展開流行病學調查及防控工作。
加強防控教育 市民應繼續採取預防措施
中心下星期會舉行兩場網上講座,喚起公眾對基孔肯雅熱的關注和回應市民的相關查詢,詳情稍後會於中心的社交媒體帳號公布,歡迎市民收看。中心亦已在全港多個不同地點(包括公共街市、地區康健中心及商場)設置流動宣傳攤位,教育公眾如何預防蚊子傳播的疾病,詳情可瀏覽www.chp.gov.hk/tc/other/events/476.html。
中心亦建議市民使用含避蚊胺或其他有效活性成分的昆蟲驅避劑,以有效防蚊。徐樂堅醫生續稱,雖然香港目前未有發現主要傳播基孔肯雅熱的埃及伊蚊,但白紋伊蚊亦可以傳播基孔肯雅熱。基孔肯雅熱及登革熱的輸入個案如在傳染期被蚊子叮咬,有機會導致本地傳播。炎熱多雨的春夏月份有利蚊子迅速繁殖,如控蚊成效不足,便有爆發蚊傳疾病的風險。因此,控蚊工作至關重要。
徐樂堅醫生提醒市民,不論在本地或外遊時,應時刻保持環境衞生、注意防蚊控蚊及採取個人保護措施。應緊記防止蚊子滋生及避免被蚊叮是預防蚊傳疾病的最佳方法。科學研究顯示,即使沒有病徵或尚未出現病徵的感染者被蚊叮咬,亦有機會把病毒傳給蚊子。市民如從受蚊傳疾病影響地區回港,應在14日內持續使用昆蟲驅避劑。若感到不適,應盡快求醫,並告知醫生外遊細節。
市民如發現蚊患,應致電1823,亦可參閱以下專題網頁,了解詳情:衞生防護中心及旅遊健康服務登革熱專頁、衞生防護中心及旅遊健康服務基孔肯雅熱專頁、最新旅遊情報、使用昆蟲驅避劑的注意事項、衞生防護中心Facebook專頁及YouTube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