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中国营养学会团餐产业和营养管理分会联合主办,食安在线承办的"北京市团餐单位及供应链负责人食品安全宣贯活动"在北京第一实验学校正式启动。中国营养学会团餐产业和营养管理分会主任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原一级巡视员、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李泰然,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法规司原一级巡视员薛国芹,食安监管专家、原北京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法制处胡克强等出席活动,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餐饮服务安全监督管理处副处长张颖主持,东南片区超500家团餐和供应链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据活动主办方介绍,除了今天的活动以外,同样规模的活动还将持续开展十余个场次,活动不仅涉及社会团餐,还有中小学、幼儿园团餐等,活动将覆盖全市大约7000多家团餐及供应链企业。
强化第一责任 筑牢团餐食安防线
薛国芹在开场致辞中表示,本次行动是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的重要举措,针对团餐服务人群集中、风险传导快的特点,活动聚焦"法定代表人主体责任落实",通过法规解读、案例教学、场景化实训等形式,系统性提升食安风险防控能力。
权威专家破局纸面防控动态适配+跟踪培训 压实责任
李泰然在《团餐食安风险防控管理与案例剖析》专题宣贯中,直击团餐行业食品安全痛点,围绕食品安全危害及其来源、食源性疾病致病因素及发生原因、以往食品安全事件剖析、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框架、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管理要点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全方面深入剖析。李泰然特别强调动态风险评估体系必须与企业经营规模、供餐模式深度适配,避免“纸面防控”。
胡克强在《团餐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主体责任》宣贯中,结合近期重大舆情案例详解法定责任边界,他警示第一责任人须建立“责任-权力-追责”清单制,并特别强调:主体责任绝非抽象概念,当生产经营行为与食品安全法规规范冲突时,法定代表人必须行使“一票否决权”。
多方联动立体化部署构建全市团餐社会共治新格局
据活动工作人员介绍,在后续活动中,各联合主办单位将继续聚焦主题、深化政企学团餐供应链联动,通过"食安团餐"沙龙团餐食品思维碰撞、建立"团餐食安咨询群"实现专家实时指导、设置供应链技术展示与品鉴体验专区等创新形式,实现监管部门、团餐单位代表、供应链企业等共商共建食安智慧管理方案。本系列宣贯预计惠及全市超7000家团餐单位和供应链单位,为首都团餐消费者"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保障食品安全,为全市团餐构建社会共治食安新格局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