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是以在1000米到3000米以下空域进行的低空飞行活动来牵引,不断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一个综合性的经济,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在安徽合肥举行的2025空天信息大会上,围绕如何用空天信息产业为低空经济赋能,与会专家学者和行业代表展开了深入交流和全新探索。
根据有关数据统计,目前我国低空经济试点城市15个。作为低空经济的主要载体,无人设备起降点已超过2000个,无人机运行单位超过2万个,日飞行量上百万架次,面临空域管理、安全运行、技术保障等问题,需要大量地理信息、飞行数据,安全网络支撑。
针对破解空天信息技术瓶颈,解决低空经济的安全、有序监管等问题,此次空天信息大会上发布的全国首个低空经济全域赋能平台,提出了从低空规划到场景应用的全链条完整解决方案。
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中科星图总裁 邵宗有:第一,我们基于星图云构建的低空全息网格,把空域分成网格,把网格里装满跟飞行有关的全要素数据以及算法,这是一个突破。第二,我们把低空的运行规则内置在了产品体系里,如空域管理规则、航线规则、飞行规则、安全规则等,实现了以建强空和以算制空的大的低空产品的理念。
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我国低空经济规模正不断扩大,目前已在农业、工业、物流、应急等多个领域应用,预计2025年将突破1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