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据塔斯社消息,伊朗总统马苏德·佩泽希齐扬在接受卡塔尔半岛电视台专访时明确表态,伊朗将继续根据国际法准则推进铀浓缩活动,但“完全反对拥有核武器的想法”。
这一声明既是伊朗在核设施遭美以联合空袭后的首次系统性立场阐述,也是针对近期欧美施压的关键回应。
伊朗三大原则
佩泽希齐扬在采访中强调反对核武器、坚持核技术自主权及拒绝对话威胁的三大原则。
他重申伊朗“在政治、宗教、人道主义及战略层面均反对核武器”,并认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伊朗绝不能获得核武器”的表态。
针对美方宣称“伊朗核计划已被摧毁”,佩泽希齐扬驳斥称“这是幻想”,强调伊朗核计划的核心在于“科学家的头脑而非设施”。
此前美以6月空袭虽重创纳坦兹、福尔多等核设施,摧毁约1.5万台离心机及铀转化厂,但伊朗已启动修复工作,并转移部分核材料。
他明确表示,任何关于核计划的谈判需“兼顾各方利益”,而“针对伊朗的威胁不可接受”。
这一表态直指英法德三国近期威胁——若8月底前未在限制核计划上取得进展,将重启联合国制裁。
欧洲斡旋困境
尽管伊朗与美国今年初举行五轮会谈,但谈判因6月美以联合空袭彻底停滞。
佩泽希齐扬指出,美国单方面退出2015年伊核协议并发动袭击,是当前僵局的根源。
与此同时,伊朗与英法德将于近日在伊斯坦布尔重启谈判。
欧洲三国要求伊朗限制铀浓缩能力并恢复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但伊朗外长阿拉格奇此前已强硬回应:欧洲“无道德和法律依据”重启制裁。
分析认为,若欧洲启动“快速恢复制裁”机制,伊朗可能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彻底摆脱国际核查束缚。
国内共识与区域战略
报道称,佩泽希齐扬的立场得到伊朗高层广泛支持。
据了解,伊朗已建立完整核科学体系,通过“青老结对”计划培养新一代科学家,确保核研发能力不受设施损毁影响。
伊朗总统近期密集展开外交活动,包括与阿联酋、巴基斯坦领导人通话,强调“伊斯兰国家团结对抗以色列分化企图”。其核心策略是联合邻国及中俄等伙伴,对冲西方压力。
后续挑战
目前伊朗已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撤回剩余核查人员,并立法要求国家安全委员会审批核查请求。
这一举措虽可降低再遭袭击风险,但也加剧国际社会对核透明度的担忧。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平台宣称“必要时将再次打击伊朗”,预示紧张局势仍可能升级。
据了解,佩泽希齐扬作为伊朗改革派政治家,主张通过外交谈判解除制裁,但其政策需在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设定的框架内运作。
今年3月,他曾试图与美重启核协议谈判,但遭哈梅内伊反对。
责任编辑: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