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为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进一步促进成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成都市出台17条措施,综合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新政17条”涉及“提升供应质量”、“满足多样化需求”、“推进盘活存量”、“发挥公积金制度功效”四大方面,既是对中央对房地产平稳发展定调的积极响应,也是适应成都楼市发展现状及购房者切实需求的灵活调整。
新政中提到“分批取消住房限售政策”,涉及三个层面:1、自今日起,取得《不动产权证》的新房取消限售;2、自2026年1月1日起,取得《不动产权证》的二手房取消限售;3、三倍熔断盘、定向销售项目(含重大产业项目配套住房)、以人才名义获取购房资格购得住房等有特殊限售要求的房源,依旧限售。这样分批次分阶段的取消策略,在积极盘活存量市场的同时,也保障了市场公平,既避免了短期投机行为,又精准释放了合理的住房需求。
在公积金政策层面,优化公积金贷款额度计算方式,与余额挂钩;降低二套公积金首付比例,从30%降低至20%;灵活就业公积金可贷款时间从12个月缩短为6个月;缴存年限上限调整:女58岁、男63岁,延长使用周期;聚焦适老化需求,公积金可提取用于老旧小区电梯改造。优化措施覆盖了从贷款额度到提取条件的各个环节,降低购房资金门槛,减轻还贷压力。
另外,“17条”还涉及:鼓励各区(市)县进一步因地制宜推广采用直补购房首付等措施优化完善延续房地产支持政策;大力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加大“房票”安置力度;加快“统筹住房”上市销售;支持非住宅配套机动车位在满足一定条件后,面向业主不限个数销售;可凭借新房网签备案材料,让子女在房屋所在地区入学;深化土地供应“三色”管理机制;区域均衡发展;鼓励高品质住宅建设等诸多维度。
本次“新政17条”发布,是成都对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的积极贯彻,也是在对成都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堵点深度洞察下的精准调整。对购房者而言,切实降低了交易成本、拓宽了选择空间、解决了需求痛点。对房地产市场而言,明确了未来发展方向及发展重点。“新政17条”为成都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中指研究院成都公司总经理黄雪)
责任编辑: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