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湖北夏收夏种已基本结束。来自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的最新数据显示,面对作业期间局地洪涝灾害的挑战,今年湖北夏粮夏油收获面积和产量有望双双提升,油菜机收率预计达77%,小麦机收率高达98%,预计小麦机收损失率控制在1%以内,油菜机收损失率同比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科技创新与高效农机应用,成为湖北打赢“三夏”攻坚战的关键支撑。
为保障“三夏”顺利进行,湖北省调整优化农机补贴分类归档,推进补贴机具有进有出、优机优补。将再生稻联合收获机、油菜割晒机、铺膜机等先进机具纳入补贴范围,对高性能播种机、智能高速插秧机、大型智能高端联合收获机械等实施优机优补。截至目前,全省实施补贴资金4.57亿元,比去年同期多约1亿元,补贴农机具9.5万台,受益农户8.7万户,带动农机销售总额超过19.5亿元,同比增长约16.8%。同时,湖北全面启动2025年农机报废更新工作,争取国债资金2亿元,补贴范围由15类扩大到27类,加快老旧农机淘汰更新。截至目前,已报废机具3.6万台,使用资金6000余万元,惠及2.8万余农户。
今年“三夏”,湖北投入70万余台农机奋力抢收抢种。通过协调支农惠农用油近5万吨,农机手享受优惠近2000万元;开通绿色通道243个,设立跨区作业接待服务站305个,派出200余台“三夏”用油服务车深入田间地头提供上门服务,服务农机手超5万人次。加强与主要收割机企业联系,利用企业服务平台掌握跨区作业机具动态,并通过湖北农机北斗信息化指挥平台等信息化手段精准调度作业,着力解决“机找田、田找机”的矛盾,确保小麦应收尽收。在夏种环节,全省投入机具57.3万台套,包括拖拉机19.9万台、耕整机25.2万台套、插秧机7万台、播种机5.2万台,其中高性能精量播种机1.1万台,有力保障了夏种需求。
“减损也是增产”的理念在湖北得到深入实践。钟祥市种植大户李云介绍,通过参与油菜单产提升项目,采用精量播种加“两段式”收割模式,不仅机收减损,提高了油菜品质和出油率,去年小范围测产显示每亩可多收油菜30斤,增收100元至150元。“三夏”期间,全省开展机收减损技能培训200余场次,组织小麦、油菜机收减损大比武70余次。各地因地制宜推广减损技术:武汉市、荆门市、孝感市、仙桃市等大力推广油菜分段收获技术,在油菜8成熟时割晒,晾晒5-7天后再脱粒,推广面积超80万亩;宜昌市、荆州市推广油菜专用割台降低损失;襄阳市等地应用喂入量12公斤/秒的大型联合收割机,配备北斗辅助驾驶和作业质量监测终端;随县农技人员指导机手精细操作,严控割茬高度、优化脱粒参数;丘陵山地则推广小型联合收割机替代人工作业。
据调查摸底,通过开展机收减损系列活动,全省机手操作进一步优化,减损意识显著提高。小麦机收损失率普遍控制在1%以内,荆门、荆州等部分地区低至0.9%以下。油菜机收损失率平均控制在13%以内,咸宁、荆门、宜昌等大力推广分段收获的地区降至8%以下,有效减少了机收损失,助力颗粒归仓。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丽